投資的世界充滿機會,同時也存在風險,特別是投資詐騙。不論你是否有被人詐騙經驗,隨時警惕、遠離詐騙是必要的。

懂得利用人性弱點的不法分子,持續創新詐騙手法,這使得詐騙預防變得更為重要。無論詐騙手法如何演變,人們一直都對「快速致富」充滿著渴望,但這種人性的弱點通常會變成詐騙的最佳誘因。在現今多元化的投資管道中,投資者需要不斷提醒自己保持冷靜,並理解高報酬必然伴隨高風險的基本原理。如果遇到宣稱能保證高回報的投資方案,務必記住「好事不會輕易發生」,先去了解背後存在的問題!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社交媒體的普及,詐騙手法也在不斷更迭出新。除了以前常見的電話和簡訊詐騙外,現在不法分子更透過mail、FB、IG、Telegram、Line、微信等方式嘗試接觸受害人。他們的手法包括假冒交友、虛擬幣交易詐騙、龐氏騙局、以名人肖像或名義推薦股票、非法交易平台詐騙錢財等。他們會在一開始提供一些甜頭,建立與受害人的信任關係,然後逐漸引誘受害人大筆加碼投資,最終一舉收割,然後立即消失的無影無踪,導致受害人下場淒涼!

提醒您,勿參與詐騙犯罪,尤其以為海外參與詐騙是安全的👉撕票騙錢!台灣600名詐騙犯「遣送中國」 全都辦了

 

小心金融詐騙

 

因此,要避免成為詐騙的受害者,投資者應該時刻保持警覺,了解詐騙手法,並採取詐騙預防措施來保護個人資料和資產。若遇到可疑情況,應該立即進行詐騙通報,以協助執法機構打擊詐騙行為,從而提高投資保護水平。本篇文章將持續整理近期的投資詐騙案例,幫助你識破騙局,希望能讓你遠離詐騙,保護你的財富和金融安全。我們將探討如何辨識常見的投資詐騙模式,以及如何在投資前評估風險,希望你在投資前都能仔細思考,投資更穩健、獲利更穩定。

近期政府也開始發現詐騙的嚴重性,開始全力進行反詐騙教育,而且向下扎根進入小學校園,這是一個好現象,因為詐騙的觀念導入能越早進行越好,所以行政院長陳建仁也化身小老師,親自前往國小校園宣導反詐騙,他提醒學童謹記防詐3C原則:冷靜(Calm down)、查證(Check it out)及撥165(Call 165),這真的是蠻關鍵的原則,也希望大家能謹記在心。

 

當你有任何懷疑,請先做下面幾個動作:

  1. 懷疑被騙,直接撥打165反詐騙專線,如果曾經有人報案,警員會立即告訴你。
  2. 已經被騙,前往165反詐騙檢舉 👉 https://165.npa.gov.tw/#/report/statement (後續會有警員與你聯繫,前往派出所製作筆錄)
  3. 金管會建議你如果有這四個狀況,很可能是詐騙 👉金管會示警詐騙4態樣
  4. 每日接收防詐新資訊 👉165全民防騙FB粉專

 

相關詐騙新聞

  1.  Gogolook:三成台灣人遇到詐騙後 一小時內受騙 (千萬別上當,台灣人太容易被騙)
  2.  房貸難貸 詐騙伺機出籠 (這些幹詐騙的人,真的有夠壞!!)
  3. 台灣人7日被騙走24.5億 詐騙手法第一名太可惡 (假投資詐騙名列第一)
  4. 新竹保全「賣存摺給詐團」 為賺3萬反得賠1615萬 (千萬不要出賣你的良善給詐騙集團)

 

而內政部警政署也透過165打詐儀表板,針對「假投資詐騙」列出可疑的關鍵字,呼籲民眾務必留意,包括「免費領取投資秘笈」、「投資書籍限時免費領取」、「股票健檢、持股診斷」、「ETF投資分享」、「LINE投資群組股票分析、操盤教學」、「內線消息當沖佈局,跟著大戶當沖獲利」、「優先低價申購新股」、「掌握股票抽籤系統漏洞必中籤」、「AI投資機器人」、「資金透過投資APP直接進入交易所,具有優先買賣權」、「虛擬貨幣投資獲利計劃,投入越多獲利越多,獲利後需收取看似合理的服務費」、「臨櫃匯款或轉帳不可備註原因」、「叮囑臨櫃匯款須告知行員為工程款/房屋修繕裝潢款/借親友錢(因保密條款不可說為投資,外資會遭打壓/警方在查內線交易)」、「由專員面交收取下單儲值金額,收取後由專員協助儲值進公司系統」、「金管會通知出金需先繳納稅金」、「為避免涉及洗錢。需繳納自證金」、「交易量龐大,需先繳交擔保金給金管會審核撥款」、「系統偵測交易風險,需繳納風險認證金」

 

案例整理

譚艾珍被詐騙「金額並不小」 詐團4字讓她上鉤!

譚艾珍先前收到一則消息,對方自稱是檢察官,說她誤介入一齣「毒品刑案」,要她幫忙辦案。歐陽靖說,詐騙集團利用母親的善良與正義感,讓她一步踏入圈套而不自知,對方還強調,因為是協助警方祕密辦案,所以不能對任何人說。而當詐騙集團的車手被抓之後,當初與母親聯繫的假檢察官立即從LINE上消失。

關鍵違法:

  1. 利用一般人的法律常識不足,尤其較少出門接觸人群的單純人士較容易因為此類詐騙而上當,對於法律、檢警的問題,一定要打電話給附近的派出所確認,不要因為緊張、驚慌而衝動的想要匯款了事。
  2. 多多閱讀報章雜誌,多吸取相關資訊,以利判斷真假情況。

相關詐騙:

  1. 宛如台版《地面師》!退休醫師遭假檢警詐騙 名下7房產被抵押損失7千萬 (聲稱其身份被盜用參與洗錢)
  2. 榨乾積蓄再押房吸金3億元 詐團勾結融資公司騙局曝光

 

律師涉詐 800萬交保 電子腳鐐監控

過去筆者在進行投資之前,常會進行主事者 (董事長、總經理、高層主管等) 的背景調查,包括網路新聞查詢、工作背景、司法院裁判書查詢等工作,往往會認為律師是一個神聖的工作而也會相信其會信守工作倫理與職業道德,但近期太多律師涉詐的案例,也不得不小心的求證,以免被其專業的形象與外表給蒙騙,這裡整理近期律師涉詐案件,如果投資的對象或是投資平台的主要負責人是律師,也還是要小心求證,人的心一偏,神鬼也難救回。

相關詐騙:

  1. 涉嫌洩密予詐騙集團 16律師予人起訴、送懲戒 (偵查筆錄內容洩漏)
  2. 知法犯法?高雄陳姓律師爆醜聞 涉淪詐團「軍師」檢聲押獲准
  3. 知法犯法!台南3律師「加盟」詐騙集團幫監視車手 下場出爐
  4. 自居「蕭美琴、黃偉哲」法顧 假律師騙數十萬 (假律師)
  5. 月入300萬太誘人 讓年輕法律人淪絕命律師 (法官涉詐)
  6. 律師勾員警造假遺囑 盜領上億元
  7. 虛擬幣詐案律師王晨桓「裝神弄鬼」 收茶葉公司保護費7227萬

 

詐騙集團偷天換屋

72歲的王鳳珠住在新竹市,擁有無房貸的高價值住宅。她加入了一個「飆股投資」的LINE群組,並受到詐騙,最終損失了所有財產。王鳳珠在詐騙過程中被引導借貸、抵押房產,最終導致她傾家蕩產。消基會提醒,房地產詐騙猖獗,民眾需提高警覺,並呼籲政府加強打擊詐騙行為。

 

關鍵違法:

  1.  假設投資Line群詐騙對於網路陌生、手上留有現金的老人家
  2.  請代書或當鋪抵押房產套現金是非常危險的,應前往合法的銀行或融資公司辦理

如何避免:

  1.  目前大概只要加入Line群提供免費投資訊息都是假的,隨時都會出事,早晚而已。
  2.  印鑑證明、銀行、證券帳密都不能隨意提供給陌生人,
  3.  很多不明app都可能是假的,千萬別任意入金、匯款,採取零信任的觀念,先去求證,別輕忽就任意匯款給不知名的人或公司

相關詐騙:

  1.  詐騙LINE股票群組手法大公開 她還原老父親如何被騙走3千萬房子
  2. 連女檢也涉入詐團勾結!達人曝光「LINE投資群組」養套殺3部曲:別賺到點小錢就歐印身家
  3. 證券老總假裝「上鉤」加群組,匯10萬元「試水溫」拆解詐騙集團手法,卻無法討回:投資專家玩不過詐騙集團
  4. 股票投資詐欺攀升 警示警:LINE投資群組一定騙人
  5. 最新詐騙手法!只憑1張卡「痛失2000萬」 台北房產遭抵押
  6. 詐團涉用假遺囑騙上億遺產
  7. 新北地政士涉勾結詐團 找金主砸2億…逾20棟房皆被設定抵押
  8. 詹子晴投資加密貨幣「起初賺很開心」 淪詐騙被害人慘賠近百萬
  9. 詐騙集團新手法鎖定多金長者 藉辦自然人憑證確認財力再下手

 

■殯葬業吸金百億

擁有市值八百億元墓園及靈骨塔的殯葬業者展雲公司,自2012年至2021年9年間,以保證還本為餌招攬墓園投資,推出積福、智冠等專案,約定給付平均年利率5.93至10.8%的「廣告費」,每單位僅11萬8千元,低投入高報酬,吸引大批員工、民眾投入。後展雲資金發生缺口、借高額貸款等原因跳票,違反《銀行法》,吸金內幕才跟著曝光,案件爆發2年多,受害民眾近萬名,金額超過182億元。

 

關鍵違法:

  1. 投資案如掛保證"保證還本",投資前千萬要三思,不管是返利、廣告費等任何語焉不詳的話術,都有可能是違反的
  2.  本案已確認違反銀行法,對不特定人吸金
  3. 最詭異的部分就是投資土地還是先登記在律師名下,等民眾投資後,律師在以信託函的方式交給投資人當作保證 (有價權證違反銀行法),投資人可選擇4年後了解獲利,歸還土地信託,或者拿著信託含買下土地,這期間,投資人須繳付簽約費3萬元,管理費每月1萬元。

如何避免:

  1.  投資之前要先確認投資案是否違法,包括銀行法、證券法、公司法等
  2. 投資前也要確認主導者是否可信,本案主導者鍾克信是國民黨財委會前主委鍾時益之子,展雲過去曾是國民黨中央投資公司轉投資的子公司,2020年間,檢調偵辦立委集體收賄案時,懷疑鍾克信透過白手套行賄趙姓立委,故本案主導者本來就有諸多違法之情事,投資前可以先查詢裁判書,看看主要的執行者是否有案底,如有與金融相關之案底,建議遠離,尋找其他考靠的投資工具。

相關詐騙:

  1.  【百億吸金再剝皮1】看準高報酬揪家族投入逾千萬 展雲業務控:公司出事繼續騙
  2. 【朱國榮再爆掏空2】捲關說案雪上加霜 展雲誤信朱國榮竟是請鬼拿藥單
  3. 展雲董座吸金182億落跑通緝 2律師出意見書「掛保證」遭起訴
  4.  殯葬業9年海撈182億詐騙近萬人 黨國大老之子落跑遭通緝
  5. 「彩鑽女王」蘇怡吸金5.1億 坦承部分犯行換少關半年
  6. 整復中心非法吸金1億2千萬元 百名投資人求償無門

 

2024年1月 新北護膚店假投資真詐騙!

近日,新台北市三峽區發生一宗令人震驚的詐騙案,一名護膚店老板娘以高額回報和美容課程優惠為誘餌,詐騙逾百位顧客投資,損失超過2500萬元。更嚴重的是,老板娘竟然非法使用客戶個人資料申請貸款,造成其中一位受害者背負800萬元債務。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這起詐騙案曝光後引起廣泛關注。

 

關鍵違法:

  1. 宣稱投資,卻慫恿以儲值課程方式來增加投資額,甚至以客戶名義向融資公司貸款,讓客人在不知情或誘騙的情況下背負債務,這蠻明顯的詐欺與吸金的行為。
  2. 如有不明的借款,非自己申請而被盜用的借貸款項,應立即與消保官聯繫,與融資公司進行協調,暫停催款及針對未使用到商品做止付,而已使用美容商品可透過消費爭議申訴管道,與融資公司協商少繳。

如何避免:

  1.  投資金融商品、公司等一定要確認投資的標的、運作的情況,最重要的儘管是親友,出資投入資金也要非常小心,往往投資失利也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千萬別聽信保證收益、保證回本的話術,以正常管道來投資為佳。
  2.  信用款或信用貸款明細要特別小心,只要有不明款項或支出,一定要追查到底,不能夠暫時帶過,很可能衍生嚴重的負債而影響你的正常生活

相關詐騙:

  1.  新北護膚店騙近百熟客海撈2500萬 被害人上門討債才曝光
  2. 合約綁架 成本調漲 過度展店 清原芋圓遭控坑殺加盟主
  3. 幼兒園詐騙駭人聽聞 園長假投資真詐財10年金額曝光
  4. 網戀「布萊德彼特」攏係假!西國2女遭騙千萬 警逮5嫌搜出「情話攻略」
  5. 百億龐氏騙局被揭露 中國艾美集團偽美容帝國崩塌
  6. 花400訂電影票 個資外洩讓她反被騙25萬
  7. 【詐欺三十億縱放2】中秋旺季加碼騙 林宏恩靠紅蔥頭、高麗菜削飽飽
  8. 女魚販誆投資漁獲賺大錢 至少8人被害損失近3千萬

 

大學生遭無卡分期詐騙 教育部:16校通報、113人受害

新聞:根據教育部最新資料,已接獲16校通報、113名學生受害;較2天前統計,新增靜宜大學、元智大學、銘傳大學、龍華科大、朝陽科大等5校。中部地區校園近日發生學生遭集體詐騙案,疑似通訊行業務員向學生謊稱,只須被害人申辦手機或購買筆電等3C產品,並填寫無卡分期貸款合約書,即可賺取現金新台幣5000元,學生收到繳款通知後才發現是騙局。A男控訴,詐騙主嫌林男跟特定手機行勾結,以話術慫恿他人投資手機和電腦,簽約就能拿5000元傭金,也不用付分期款項,產品賣出後還能分潤,學生簽了5到10萬元的無卡分期,而林男還會開本票、秀身分證博取信任,之後林男再叫人「揪下線」,一人介紹費給3000元。

 

關鍵違法:

  1. 無卡分期,故應為實際買賣行為,學生未取得購買實際商品且售出後僅取得數千元報酬而非購買商品之價款,故明顯為話術上的詐騙(嫌犯欺騙會繳付貸款,可能繳了前面幾期,後面沒有繳款才東窗事發),即實際購買流程合法,完全因涉案人以話術訛騙當事人,此為基本的詐欺行為。
  2. 因學生涉世未深,且受同儕影響,產生的從眾效應,或是同學以幫忙的名義來請託,倘若學生因為類似老鼠會也抽了類似下線的利潤(詐騙所得),恐會涉及詐騙行為不得不慎。

如何避免:

  1.  無卡分期之簽約人等同於債務人,除商品不得於環款期間轉賣外,如未還款恐會遭到催收,也可能留下信用瑕疵等問題,故在簽署任何文件時,一定要了解各條款的利害關係後,甚至諮詢家人的意見後才能進行,千萬不能以為數千元報酬不多而輕易的相信。
  2. 通常從親朋好友來的詐騙都很容易上當,而有時候也只是因想幫個忙而草率為之,在進入社會之前能夠學習避免誤入詐騙陷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課程,可以多涉獵詐騙相關的新聞,從中來避免誤入。

相關詐騙:

  1.  逢甲600名學生陷「無卡分期」詐騙 受害者:真相不能一言蓋之
  2.  新型態的付款方式「無卡分期」,恐被利用來詐騙?! (2020年)
  3.  無卡分期」是什麼? 小心別誤入門號換現金詐騙翻版!
  4.  「簽名就現賺五千」真好康? 無卡分期小心騙錢出老千
  5.  「每月2千元」出租蝦皮帳號 正妹以為賺到險成詐騙共犯 (人頭帳戶)
  6.  新型態詐騙!金管會示警「代辦追索」詐騙 「六字訣」要注意
  7. EZ訂個資外洩客戶遭騙判決出爐,在個資法賠償外,業者並需負起7成過失責任

 

延伸閱讀 👉 父親節禮物推薦

 

2023年10月 台灣創富總經理曾慶弘捲款潛逃

新聞:台灣創富國際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驚傳總經理楊文哲(化名,真名為曾慶弘),因案遭通緝未到案超過10年,涉嫌掏空公司並已潛逃出境。徐姓、陳姓等5位投資人代表昨(24)日已正式向北檢按鈴申告受理。粗估,台灣創富成立近10來對外吸金金額約在35億至50億元之譜,血本無歸的受害投資人近4千人,除女星張文綺為公司產品代言,相傳某「前國防部處長」也衰被列為投資代言人。台灣創富國際管理顧問主要業務包含獨家、代理品牌展售、異業結盟、產學合作,並跨足各項領域,中藥材原料培養、優質契約合作、保健保養品研發、餐飲、美甲等等,對外宣稱「獲得國際管理體系認證,打破跨領域隔閡,致力創新、豐富未來!」。據了解,台灣創富推出多款投資案,其中,最受投資人青睞的牛樟芝培育合約為5年期,每單位7.8萬元,公司宣稱5年獲利12萬元,扣除本金可獲利4萬餘元,且每半年可領回分潤,4年回本,最後一年穩賺,期滿終止可以再投。

新聞來源:【獨家內幕】!!台灣創富總經理曾慶弘捲款潛逃|吸金逾35億受害投資人近4000人

 

關鍵違法:

  1. 負責人人謀不臧,本身就是通緝犯,與im.B的負責人曾耀鋒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大壞蛋經過美麗的包裝後,讓投資人願意砸錢。
  2. 從該公司網站上完全看不出有什麼可疑之處,甚至還有產學合作、多角化經營,且公司經營長達10年才爆出此案,真的非常的恐怖。
  3. 牛樟芝投資5年可獲利54%,等同「保證年獲利10.8%」,不要再相信保證獲利了

如何避免:

  1. 公司高層如果有多個名字或用假名、化名來經營者,一律不要再相信了,同時也可以時時追查經營者是否有案底 👉裁判書這裡查
  2. 投資牛樟芝是否真能5年「保證獲利54%」? 依據台灣利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公告111年6月累積資本虧損達1/2股本,看起來這個牛樟芝的行業似乎沒有這麼好賺,所以打著保證收益的旗幟來吸金,真的很不可取。

相關詐騙:

  1. 「牛樟芝大王」直銷涉違法吸金28億 珍菌堂董座等13人遭起訴
  2. 「牛樟芝大王」涉吸金30億 (每單位75000元,每週可領700元,等於月領2800元,投資報酬率將近50%,2年內還本)
  3.  一騙再騙!牛樟芝大王改稱虛擬寵物投資詐騙吸金 涉案21人落網

 

2023年8月 期貨投資保證獲利6%

新聞:李嫌為主的詐團利用假期貨投資「保證獲利6%」,持續10年來有上千人掉入圈套,共吸金250億。李嫌和好友林女還瘋狂在台中逢甲商圈買屋,共累積93筆房產、停車位,市值1億多,再將其出租再「爽賺第二筆」,2人被逮後房產全數扣押,不法所得落得一場空。主嫌李男先後成立名為「薩X亞」的人頭公司,並且在台灣以「澳洲USG」經營外匯及期貨交易,最早自2012年就開始非法吸金,直到被逮,近10年間已經吸金8億3293萬美金,折合台幣約249億8805萬。

 

關鍵違法:

  1. 外匯、期貨在台灣為特許金融期貨業,台灣合法名單 👉這裡查 ,只要是非法的公司,就不要投資,一定是詐騙。
  2. 期貨、外匯風險非常高,故「保證獲利」一定是詐騙。

如何避免:

  1. 投資前必須先確認公司是否合法、合規,甚至應清查公司負責人或董監事是否有違法紀錄 👉裁判書這裡查
  2. 保證獲利通常潛藏不可告人的風險,請勿聽信任何沒有事實根據的「保證獲利」、「穩定收益」
  3. 非法代操等同違法吸金,通常主謀將資金用於購買個人使用奢侈品、超跑、豪宅,根本沒有拿去期貨操作,純詐騙無誤

相關詐騙:

  1. 東吳五人幫靠KD代操海外期貨大賺錢? 
  2. 前期貨營業員非法代操,吸金11億
  3. 代操期貨吸金吸金4.7億,調局追緝主嫌
  4. 警拘19人涉投資詐騙及洗黑錢逾3億元
  5. 加密貨幣JPEX吸金案 藝人陳零九慘賠列被告!台灣2幹部遭聲押
  6. 【比特幣殺手詐台】花1.2萬黃金、豪車任你換?
  7. ACE王牌交易所虛擬幣詐案 檢方聲押律師王晨桓共4人獲准
  8. 勾結詐團吸金數億!ACE王牌交易所虛擬幣詐騙 北檢第3波偵搜訊問營銷成員14人
  9. 台灣電腦象棋王涉吸金1.2億 稱人工智能機器人操作投資 (MT4)
  10. 虛擬幣詐騙 近四年詐走國人逾7億
  11. 竹科人成詐騙大肥羊 2年詐掉4.8億!30多歲工程師最慘
  12. 詐騙!飆股群假冒「證交所」發函 稱20億「交易保證金」
  13. 假冒「美國三大券商」!天道盟主「鐵霸」弟弟司機搞證券詐欺遭逮
  14. 影/聯發科副理誆操作丙種 「團隊不缺錢」竹科貴婦團慘洗上億 (每月保證10%,千萬不要相信!!!)
  15. 誆AI操作外匯1年吸金逾10億 「微資」公司負責人遭聲押 (又是外匯!!!)

 

2023年6月 海外非法基金 澳豐基金爆雷

公司登記在賽普勒斯、主打年報酬8%的澳豐基金,透過國內兆富公司銷售,竟吸金千億元、上萬投資人慘賠,澳豐基金違法募資,根據金管會證期局統計,國內現已有8家上市、5家上櫃公司進行投資 (台端、寶齡富錦、宏致、巨有科技、新復興、創為精密、義隆電),損失已在去年第4季及今年第1季認列。如今,國內踩雷澳豐基金除了上市上櫃公司之外,受害人數更多達1萬3千多人,受害金額估計累積超過2千億新台幣,不少投資人一生心血瞬間「蒸發」欲哭無淚。

 

關鍵違法:

  1. 金管會表示,兆富沒有在台灣申請投信投顧合法執照販售境外總代理投資產品,在國內屬於違法販售,有刑事責任,台灣合法境外基金名單 👉這裡查 ,沒有在名單內切勿投資,以免落入陷阱。
  2. 澳豐金融在香港註冊,但僅在香港協助客戶開戶,實際犯罪行為不在香港,金流又跨足馬來西亞、賽普勒斯、英國等地,所以就算是到香港提出告訴也因無司法管轄權,而無任何作為,這就是海外投資的風險,不得不慎。
  3. 就算有實質的合約也可能求償無門:「就算投資人向法院取得支付命令,負責人也早已脫產,受害人恐怕最後只空有一張債權證明。」,受到詐騙的取回機會渺茫,實在要小心。
  4. 投資基金無法「保證獲利」,切勿相信。

如何避免:

  1. 此次海外基金倒閉的風暴,有眾多的上市櫃公司都被捲入,由於公司海外投資並非屬於非法,且大多有財務長把關,所以很有可能是經營不善的倒閉,因此,投資基金公司很重要的就是該公司的經營是否完善,如有不知名的基金,建議避免投資。
  2. 投資保本不可信,而且基金穩定配息8%而沒有配到本金更是不可思議,除非你仔細了解背後獲利的邏輯,不然千萬不要相信。
  3. 除了早期的封閉基金與私募基金外,一般少有限量銷售的,而澳豐基金以限量的方式吸引金字塔頂端的客戶,實在為不尋常的方式。

相關詐騙:

  1. 基金有真有假 別被詐騙基金給誆了
  2. 金融詐騙》馬勝集團招待出國旅遊、聚餐卸心防 前後非法吸金139億「總裁」被判11年
  3. 詐騙林百里妻等人金額高達四億元 名媛朱立安拚千萬交保沒了
  4. 招攬投資外幣定存吸金26億 赫德森公司13幹部起訴
  5. 高調炫富!投資詐騙集團21人落網
  6. 【鏡相人間】虛擬的夢 殺人的假投資真詐騙 (乙太幣挖礦 | 法尼田書旗詐騙案)
  7. 【理專涉澳豐詐騙】貪圖高佣金 踢爆7銀行理專違法私售澳豐商品
  8. 政商名流、演藝大咖全中招 李登輝家族投資澳豐慘賠5.5億
  9. 國內前三大王牌交易所ACE驚爆勾結詐團 潘奕彰聲押禁見 (空氣幣詐騙)
  10. 刑事局破獲10億詐團搜出7300萬現金 41嫌送辦

 

2023年5月 黃仁勳飆股群組

在網路上普遍出現教人投資、提供飆股的投資群組,而且大打著名人的旗號,像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夫人張淑芬、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台塑企業總裁王文淵、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元大投顧董事長胡睿涵,甚至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在FB成立粉絲專頁教民眾投資理財,這些假冒名人的投資群組或粉專,都是以教你投資為良善的出發點,但後續還會要你加入Line投資群組,等待你一步一步上勾後,就提供造假的投資網站或是APP讓你投入資金操作或是幫你代操告訴你每月有穩定收入之類的話術,讓你一步步的加大投資部位,初期一定讓你有所獲利,等到你想要出金或是提領自己的資金時,就會開始拖延或是直接來個無會應,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關鍵違法:

  1. 這類推薦個股或特定標的屬於投資顧問的營業範疇,一定要先查詢是否為合法的投顧 👉合法投顧名錄
  2. 通常初期是免費提供資訊,後期開始試探性要求匯款進入收費會員Line群,收費提供投資諮詢就一定需合法投顧才能經營,切勿輕易相信,一旦匯款就成為詐騙罪犯的潛力名單,因為你已踏進了被詐騙的第一步。
  3. 通常知名人士各有專精,而且事業繁忙,怎有機會在群組內指導股票或外匯操作,這都是不太可能發生的情況。
  4. 投資人通常匯款到不同的人頭帳戶,而非正當的公司帳戶中,而且詐騙人員會特別叮囑臨櫃匯款時,若行員詢問,可以假稱是名錶、骨董、老酒等買賣交易;如匯到公司戶,則要說是買賣商品的貨款,來規避行員KYC查核。

如何避免:

  1.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如隨手可得的飆股可信,詐騙集團為何不自行操作早就賺得缽盆滿盈了,還需要收會員嗎? 何況這些群組都沒有收費,千萬別輕信提供的飆股,也千萬別前往不知名的網站輸入個人資訊或投資下單。
  2. 千萬別下載不知名的投資APP,這類APP不僅名稱陌生,介面粗糙,而且投資報酬率只會賺錢從來沒有賠過錢,這都是不可思議的天方夜譚...
  3. 未上市股票投資風險高,如非對產業非常了解者,很容易因為聽信銷售人員的片面之詞而投資不知名的公司,更有買到虛設或是假股票的狀況,目前投資管道眾多,還是仔細評估,選擇正常的平台來投資。
  4. 建議上經濟部查詢該公司名稱或設立地址,通常可以立即發現虛設公司 👉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

相關詐騙:

  1. 【圖解】黃仁勳開飆股群組?《數位時代》潛入LINE群,揭網路詐騙3手法
  2. 飆股簡訊瘋傳 當心三陷阱
  3. 【投資陷阱】踩LINE群組投資陷阱 工程師血淚控訴遭騙4600萬實錄
  4. 「我加入阮慕驊LINE群組耶!」股市達人老爸也上當…別以為不匯錢就沒事,投資詐騙套路解析
  5. 3大黑幫結盟詐團 退休工程師遭騙2600萬
  6. 鋼鐵巨人「林義守」叫他投資!新竹男信他「吐74萬拿回0元」結局哭了
  7. 投資詐騙假飆股APP「富達投資」 3個月海削2.4億警逮6人
  8. 疑「涉600人、近百萬」 受害者控「仙姑」算命詐騙
  9. 銀行經理涉勾結詐騙集團 一被害者遭詐近5000萬元

 

2023年4月 債權平台im.B吸金90億元 5仟人受騙

2017年起曾耀鋒與曾明祥、張淑芬開設im.B平台,對外佯稱以人頭金主原始債權人出借款項產生債權,由借款人提供不動產設定抵押,或由借款公司提供未到期支票為擔保,交由im.B媒合投資人認購。司出借的款項,都是投資人投入的資金,集團對外誆稱將以年息百分之9到13、保證期滿可兌回本金吸金,用發行假債權方式詐財,但後金補完前金資金即乾涸,為典型「龐氏騙局」。

2023/8/29 台北地檢署偵查im.B吸金詐騙案偵結、起訴台灣金隆科技負責人曾耀鋒共31人,並認定犯罪集團以假債權吸金逾90億元。全案陸續聲押6人獲准,包括曾耀鋒、曾的女友張淑芬、曾的父親曾明祥、集團財務主管潘志亮、集團新竹營業處長陳振中、集團「大帳房」顏妙真6人,其中,曾明祥已裁定20萬元交保。

金融科技在P2P借貸中的主要目標是實現「普惠金融」,透過技術協助解決資訊不對稱問題,讓被銀行忽視的人也能得到服務。以往,沒有科技支持的情況下,這些被忽視的人只能透過民間借貸解決資金需求,這個群體長久以來支持了台灣的經濟與社會。可惜好好的概念被有心人濫用,希望藉由此次的案例能讓P2P行業獲有更多的監管與自律,讓這個行業能持續健康的發展。

 

關鍵違法:

  1. 債權平台或稱P2P平台都必須有真正的借貸債權、應收帳款客票、不動產抵押等文件,如無真實的債權存在,就是詐騙。
  2. 債權平台應提供媒合服務,為單純「資訊中介」,除了不負責保證獲利外,也不動用投資人的資金,但im.B的投資款項都直接匯入所謂原始投資人的帳戶,而非公司專屬帳戶,此為違法行為。
  3. 2022年11月im.B即出現利息延遲支付或是債權到期沒有償還而無限期展延,此違反了合約,該公司當下請業務人員告知為內部作業疏失,此為嚴重的破綻,如發生投資過程與合約相衝突,切勿給予彈性空間,應極力釐清真相,或交由司法機關處理。

如何避免:

  1. 債權投資平台非金融特許行業,所以不受金管局監管,而在經濟部登記設立公司不代表公司一定合法合規,投資人必須小心了解公司的狀況才能投資。
  2. im.B公司主嫌曾耀鋒以父親為人頭設立公司,所以無法從法院的裁判書來過濾,這點真的會讓人比較難清查,而且人頭戶都是司法小白,沒有任何案底更難以辨識。
  3. 曾耀鋒倘若由該公司其他人(原始債權人)的臉書來查詢,則可以發現豪車、名牌包等炫富的行為,此也為關鍵的詐騙特徵。
  4. im.B進行到第4年才開始出現破綻,且該公司網站告知民國96年就開始做放款,故意塑造長期經營的假象,故不能以長期經營來判斷公司是否為詐騙
  5. 該公司網站邀請盛竹如為代言,藉此降低投資人的戒心,故也千萬不要相信代言人的背景能夠為公司背書
  6. 債權投資公司的利潤固定,而im.B竟然有一個類似直銷方式的分潤系統,讓業務在外招攬顧客,且分潤可達1-9%不等,若再加上原始投資人的9-13%的話,已遠高於民法205條 "約定利率,超過週年百分之十六者,超過部分之約定,無效。"的規定,實屬不合理的狀況,此也為破綻之一。

相關詐騙:

  1. 數據造假、風控放水:金融科技明星Lending Club正在隕落  [假放貸] [P2P]
  2. P2P雷暴潮:誰製造了中國的「金融難民」?
  3. 東方銀座P2P騙局 受害人求償無門還遭暴力 [P2P] [自融]
  4. 投資平台FINTOCH詐騙再+1 新竹婦梭哈149萬血本無歸 [虛擬幣] [P2P] [龐氏詐騙]
  5. 旭新科技佯「債權讓與」吸金73億 擁百達翡麗19支遭訴 [違反銀行法起訴,公司新聞稿]
  6. 債權讓與合法? 中檢鬥18人律師團 [中檢主動偵辦、銀行法第29-1條]
  7. im.B詐騙案開庭 曾國緯「講不清楚」法官動怒
  8. 無良男假投資真詐財 狂吸20億潛逃國外 200名受害者欲苦無淚 [龐氏騙局]
  9. im.B詐騙翻版!年息12%當誘餌 台積電前工程師吸金65億 [龐氏騙局]
  10. 秦庠鈺吸金百億潛逃泰國 押解返台送監執行 [龐氏騙局][互助會]
  11. 獨家》P2P平台又爆雷!旭新停止出金 金管會緊盯 [違反銀行法起訴、負責人聲押,公司聲明稿]
  12.  投資柬埔寨房產詐全台7000人 台灣房巢吸金97億遭起訴 [旭新科技關係企業]
  13.  受害人痛心:錢拿不回來 誰還公道 [imB一審判決出爐]
  14. 模仿im.B吸金上億元 易富寶負責人繳回所得、賠償受害人獲緩刑

 

2023年 貸款詐騙 借錢不成還要先付錢

打零工維生的男子透過LINE收到假冒銀行傳送貸款訊息,他聯繫申請借貸50萬元,對方提供超商代碼繳費條碼,指示先付10萬元保證金,傳送網址要求點入填寫個人資料註冊,再宣稱他輸入收款的銀行帳號錯誤致帳戶凍結,需要再繳6萬元解凍費,又以保障其他客戶安全要修改帳號,須再交6萬元解鎖費。該男子3度赴超商代碼繳費仍未獲放貸,直到對方要求再付費,指製造虛假資金流量「刷流水」才能提高信用評估額度,他詢問家人後驚覺被騙報案,損失共22萬元。

 

關鍵違法:

  1. 台灣合法借貸完成通常都必須支付手續費或申請費,但合法的借貸管道,通常於申貸成功後才需繳納,而且大多直接由貸放下來的款項中扣除,很少需要先支付高額的手續費才能進行申請案的,所以這類詐騙通常是騙沒有申請過借貸或著是已經走投無路的資金需求者。
  2. 申請貸款不太可能純經由Line等通訊軟體進行,因為還需要繳交個人的證件影本、近6個月薪資證明、工作證明等,如單純透過Line等通訊軟體,而且需先支付奇奇怪怪的手續費,而且匯款銀行帳戶名稱又非正當經營的公司,諸多不合理之處,都顯示該公司非合法正規經營的公司,不得不慎。
  3. 依據民法的借貸利率上限為16%,如果利率過高或是過低 (低於房貸利率) 都有問題,另外,通常貸放金額都會與個人的財務證明有關,如薪資的22倍為上限,如有過低的貸款利率又可以借到不合理的金額,都是可疑之處,要非常小心。

如何避免:

  1. 借貸前必須先確認該公司合法設立,可以先查詢 👉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
  2. 單純藉由通訊軟體完成借貸流程是不太可能的,應循正常的管道如電話、mail聯繫。
  3. 借貸合約簽約前,勿匯出任何款項,就算是幾百、幾千元都不可相信。
  4. 千萬不可以將帳本、印章出借,很可能成為詐騙的幫兇,甚至連帶變成犯罪行為。另外,也不接受詐騙集團以製造財力證明的方式要求製造資金流,你提供的帳戶,很可能變為詐騙使用的人頭帳戶,而協助提領的行為即為所謂的車手,貸款不成反而變成詐騙集團成員。
  5. 如有借貸需求,建議循正常管道,如銀行或是長年經營借貸的OK忠訓、亞太普惠等合法經營的公司,較有保障,也希望大家謹慎理財,不要掉入循環借錢的黑色泥淖中。

相關詐騙:

  1. 險落入陷阱! 顧客申請貸款「險變詐騙幫兇」
  2. 缺錢急需貸款又怕遇詐騙? 五大心法教你一秒識穿騙局
  3. 台中熟女網路貸款百萬 個資全傳還要10萬「解凍」有詐
  4. 借貸10萬!反揹39萬車貸 男控「被迫買」
  5. 假貸款騙帳戶 警逮獲詐騙收簿集團
     

2020年 投資黃金保證還本月配息0.5%

香港大時代貴金屬、台灣億高金業等公司高層,近年打著投資黃金、白銀,保證還本且年息最高43%的宣傳,對外招攬民眾投資,2016年2018年間有超過10名投資人上當,損失1.1億元,台北地檢署23日指揮調查局台北市調處兵分3路,依違反《銀行法》等罪嫌,搜索約談3名台籍幹部,另有2名香港籍實際負責人尚未到案。 

 

關鍵違法:

  1. 在台灣投資黃金、白銀等貴金屬除了實體買賣可於銀樓或貴金屬公司購買後自己保存,另一種由銀行開辦的黃金存摺業務,則可提供黃金交易與提領存貨,但雖有存摺之實卻不像銀行的存款可受存款保險保障,另外也有高風險的黃金期貨投資,但要注意,沒有任何一種黃金投資是可以保證獲利或是保證回本的,所以本案既能保本又有高額獲利的投資方案,肯定是不合法的。
  2. 台灣對於傳直銷商有專法規定 (多層次直銷管理法),基本上黃金為商品的實體交易當作多層次傳銷的主要交易商品應該是違法的 (如是金飾或是黃金藝術品還有可能),

如何避免:

  1. 投資方案如還有拉下線獎金,且獎金高達43%的不合理狀態,就要特別小心,因為黃金價格走勢起伏很大,光是操作要保證獲利就已經不太可能,如果還有最高43%的獎金肯定是拿到本金 (如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基金南非幣等級,配息近20%)
  2. 如果真的覺得自己的交際手腕強,想好好經營傳直銷的話,記得先查詢合法傳直銷公司名錄 👉這裡查

相關詐騙:

  1. 吸金249億1/超級業務仿「千禧期貨」騙全台 酒店咖「李董」豪奢生活曝
  2. 揭開香港「第一金」來台非法吸金疑雲
  3. 金條釣現金!奇異恩典狠撈10億
  4. 涉地下期貨交易 標準金商4高層遭起訴
  5. 億圓富吸金案開庭 自救會:已有受害人跳樓住院

 

2019年 五互集團非法吸金220億元

生命禮儀公司「五互集團」旗下子公司「龍海生活事業」非法吸金220億元,受害人近2萬餘人,其中許多為嫁入台灣的中配,詐騙手法是先贏得中配信賴,使其成為吸金幹部,再利用話術結交中配朋友圈,鼓勵存款成為該集團會員,僅台南一分部的受害者即達數百人。五互集團2006年成立,2007年時就販售生前契約、生活契約,詐騙近千位求職者錢財。陳秋白當時遭到起訴,但最後因事證不足,僅依公司法、商會法判刑,得易科罰金定讞。2013年,五互集團子公司龍海生活事業開始推銷「金滿意」、「鑫樂活」等消費型契約聲稱投入4萬至15萬不等的金額,期滿1年、3年或6年,就可獲得3至6%不等的回饋金或等值消費券,吸引不少菜籃族投入百萬元。2019年有投資人期滿卻領不到回饋金,怒而檢舉,非法吸金事件才因此曝光。

 

關鍵違法:

  1. 刊登求職廣告,待應徵者上門後,訂定新進員工須達到一定的銷售件數才能晉升[正式員工];並且以各種暗示生前契約之未來價值,希望儘快向親友銷售已達到晉升門檻。吸收無經驗工作人員,騙取購買生前契約 (假契約)。
  2. 若員工財力不足購買,集團還會偽造薪資證明幫助取得貸款。有點類似求職詐騙,騙取社會新鮮人購買商品,壓榨薪資。

如何避免:

  1. 消費契約通常為短期的契約,而不會有衍生報酬的狀況,而五互集團的消費契約可以於期滿1年、3年或6年後,就可獲得3%至6%不等的回饋金或等值消費券的這樣情況,非正常消費契約的行為,應該能很快的識破。
  2. 另外又透過中配、外配的情感連結,好姊妹一起拉來做事業的這種心態,以組織傳銷的方式來吸金,很明顯利用這些對於台灣民情不熟悉的資訊落差的方式來達到引誘詐騙的目的。
  3. 合法傳直銷公司名錄 👉這裡查

相關詐騙:

  1. 金融詐騙》踩直銷和犯罪的紅線 慶云集團負責人二審被判刑
  2. 旅遊傳銷假的?入會血本無歸 會員控詐騙
  3. 親身經歷「台灣人騙台灣人」:廣西南寧「純資本運作」詐騙實錄
  4. 惡劣傳銷害家破人亡?!︱喜富客老董高杰涉詐被告
  5. 「邊玩邊賺錢」攏係假? WV公司違法多層次傳銷起訴
  6. 便宜沒好貨!麥當勞49元優惠券 爽吃雙人餐詐騙
  7. 黑道拐到「台北餐廳」推銷儲值卡,百名銀髮族被害逾2億元

 

希望大家能夠在投資前仔細思考,避免落入投資詐騙!

| Bill嚴選 關心您 |

保護妳的投資金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ll 的頭像
    Bill

    所有好事都成真

    Bi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